咨询热线02283699069

职称改革要来!这类教师待遇“高涨”,另一类教师却不受重视

时间:2020-05-13 21:45:42

作者:

中级职称,职称,代办职称,工程师职称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从1986年实施至今已有30多年,其初衷是为了激发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不得不说教师职称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这几年,教师职称评审弊端越来越明显,基层教师纷纷呼吁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议按照教龄长短发放工资。这样势必也将引发新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依然会存在理由有二:

一、取消职称评审制度后,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怎么核定?如果此时产生新的考核,那能避免没有新的矛盾吗?这肯定是不能的,任何制度想达到尽善尽美是不太可能的。

二、按教龄长短发工资,相当于在职养老,大家都不努力,教育事业又应当如何良性发展?

实际上,目前网络上传出的一种职称改革方案备受好评,那就是优化晋级和自然晋升双轨制同步实施。怎么来理解呢,优化晋级是依据现行职称评审制度,让教学成效好,科研能力强的老师晋升,更好的体现职称制度的激励性。自然晋升的话,针对一些不擅长教科研但也特别的老师,借鉴公务员晋升机制,采用自然晋升,只要考核合格,教龄达到就可升高一级职称,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种方案最终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都能拿到职称,是否妥当。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教师职称评聘将向乡村教师倾斜,让乡村教师成为职称制度改革更大受益者,在笔者看来,乡村师资力量不太好,用这个方式鼓励更多的老师去往基层是有利的。

但县城老师却表示太不公平,要知道县城教师教学环境跟工资水平跟乡村教师也差不多了,但县城教师每月职称评聘倾斜,也没有大城市的机遇,更没有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怎么看都是被忽略的一类,当然不管职称制度怎么改,笔者认为减少职称高低与工资的关系,增加教龄津贴和绩效工资总量标准,可能更符合老师的设想。



职称热点

Copyright © 2017-2027 Power by www.zhicheng365.cn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津ICP备19003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