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283699069

编制增加、职称改革、工资增长…教师将迎来这些新变化!

时间:2019-10-03 14:24:27

作者:

中级职称,职称,代办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发表

编制供给增加、职称改革推进、工资待遇增长……教师将迎来这些新变化!

9月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同时对教师坐了新的规划介绍。

编制增加、职称改革、工资增长……教师将迎来这几大利好!

增加编制供给,适当收回空编制

教师编制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就此问题中央编办四局巡视员、副局长田中表示,近年来,编制标准在不断提高,在各级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通过盘活存量、统筹调剂、周转使用等,将其他行业和领域核减下来的编制,优先用在保障中小学教育发展上。

现有编制尚未达到标准的个别地方,要尽快落实标准、核编到位;已达到标准的,根据需要可采取调高标准、核定周转编制等措施进一步增加编制供给。此外,要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市县调整力度,原则上以省为单位每2年左右调整一次,市、县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及时调整,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益。

田中表示,涉及编制工作的主要考虑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折不扣落实标准。现有编制尚未达到标准的个别地方,要尽快落实标准、核编到位;已达到标准的,根据需要可采取调高标准、核定周转编制等措施进一步增加编制供给。

及时动态调整编制。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市县调整力度,原则上以省为单位每2年左右调整一次,市、县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可随时调整。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及时调整,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益。

统筹调剂存量资源。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精简压缩重复设置、职能弱化、规模较小,任务不饱满事业单位,适当收回分散在各事业单位的部分空编,通过跨行业跨层级调剂、周转使用、合理配置,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推进职称改革,给教师“分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胡文忠表示,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安排,广泛开展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广大教师意见建议,加快完成高等学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使广大教师充分享受改革的红利。

二是指导各地、各部门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组织实施好相关系列的具体评审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广大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加强职称评审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职称评审的程序,确保评审的公正公平,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国奉献的积极性,有力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2020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2013-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16.2万亿元,年均增长7.9%,一直是一般公共预算大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同时调整优化结构,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教师工资福利支出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经连续多年超过50%。

未来将加大财政投入,将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表示,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落实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等重点工作。

一是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督促各地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力争到2020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中央财政对地方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给予积极支持。

二是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实施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2013-2019年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98.2亿元,实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每年惠及约127万乡村教师。

三是落实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多次提高津贴标准。

四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

目前,全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3.83万人,比1985年,也就是设立教师节之初的931.9万人,增长了79.61%。

教师的地位待遇越来越受尊重、受关注。

如今,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教师的前景被社会广泛看好,教师资格考试的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想从事教师行业的同学们,千万要把握机会!



职称热点

Copyright © 2017-2027 Power by www.zhicheng365.cn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津ICP备19003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