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
1.1 为促进天津市冶金行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冶金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特制定本评审标准。
1.2 冶金专业分为:冶炼、金属压力加工、冶金热能工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粉末冶金、耐火材料、冶金分析测试、冶金焦化、冶金设备动力、冶金设备动力电十个专业。
1.3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专业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生产技术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基本条件
2.1 申报工程师、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钻研业务技术,积极为社会主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2.2 在任现职期间,历年业绩考核均应为“称职”以上。
3.学历和资历
3.1 申报工程师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并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四年以上。
3.2 申报工程师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获得博士学位,确定工程师资格后并担任工程师职务两年以上;
b.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并担任工程师职务四年以上;
c.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并担任工程师职务五年以上。
4.外语和计算机
4.1 外语要求
4.1.1 申报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并按规定标准经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
4.1.2 申报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按规定的标准经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
4.2 计算机要求
4.2.1 申报工程师资格,应熟悉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够结合工作上机操作,并按规定的标准经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
4.2.2 申报工程师资格,应了解本专业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知识,掌握所从事的生产、管理、科研和设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方法和条件。并按规定的标准经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
5.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
评审工程师资格应注重考查申报人员是否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通过继续教育达到知识更新的程度和水平,根据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具体科目上可以有所侧重。
评审工程师资格应注重考查申报人员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通过继续教育达到知识更新的程度和水平。根据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在具体科目上可以有所侧重。
5.1 冶炼专业
5.1.1 工程师资格
5.1.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冶金物理化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冶金传输原理、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冶金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等。还要掌握冶金生产的机械、电气装备技术、控制测量技术和环境工程、冶金炉及耐火材料等专业知识。
炼铁(含烧结球团)分支:除必须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铁矿粉造块、非高炉炼铁等。
炼钢分支:除必须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炉外精炼等。
电冶金分支:除必须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炉外精炼等。
连续铸钢及注锭分支:除必须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炉外精炼、金属凝固理论等。
有色金属冶炼分支:除必须掌握上述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矿物工程学、化工过程原理等。
b.了解本专业现代技术发展的方向、特点及所从事的专业分支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结合工作加以运用。
c.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规程和规章以及本专业有关的产品质量标准。
d.了解本专业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1.1.2 规划设计人员
a.同5.1.1.1a.b.c.d款要求
b.掌握绘图技术,掌握本专业的使用知识和计算机一般程序的编制及应用。
5.1.1.3 生产技术人员
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要求同5.1.1.1a.b.c.d款要求。
5.1.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还须根据所从事的具体专业工作,分别掌握冶金仪表、冶金实验技术、冶金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定额预算等相关专业知识。
b.熟练掌握5.1.1.1b.c.d款规定的内容。
5.2 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5.2.1 工程师资格
5.2.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零件、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电子学、电工学、加热炉、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工程塑性理论、实验工程学,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备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概论、冶金物理化学、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检测技术及仪器、环境工程等。
b.了解本专业技术、工艺、设备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科技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c.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
d.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2.1.2 规划设计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与本专业设计相关的生产工艺知识。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电子学、电工学、加热炉、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实验工程学、工程塑性理论、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备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金属压力加工设备、机械制造工艺学、环境工程学等。
b.同5.2.1.1b.c.d款要求。
c.同5.1.1.2b款要求。
5.2.1.3 生产技术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生产技术知识。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零件、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电子学、加热炉、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实验工程学、工程塑性理论、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金属压力加工设备,此外还要掌握生产工艺、工业经济、生产管理等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冶金概论、检测技术及仪器等。
b.同5.2.1.1b、c、d款要求。
5.2.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还须根据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分别掌握冶金概论、冶金物理化学、电力拖动及工业电气自动化、冶金机械、检测技术等相关知识。
b.熟练掌握5.2.1.1b.c.d款规定的内容。
5.3 冶金热能工程专业
5.3.1 工程师资格
5.3.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冶金热能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料及燃烧、冶金炉热工及构造、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控制、企业系统节能、能源转换及利用、耐火材料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电子计算机算法语言等。
b.熟悉本专业常规的热工测试仪表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了解不同产品对加热质量的不同要求及热能测试方法。
c.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科学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3.1.2 规划设计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冶金热能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与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工程热力学、流动力学、传热学、燃料及燃烧、冶金炉热工及构造、热工测量仪表及自动控制、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及零件设计、耐火材料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等。
b.能正确使用本专业的规程、规范和标准手册。
c.掌握绘图技术,掌握本专业的使用知识和一般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及应用。
d.同5.3.1.1c款要求。
5.3.1.3 生产技术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冶金热能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同5.3.1a款要求。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等。
b.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c.同5.3.1.1c款要求。
5.3.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还须根据所从事的具体专业工作分别掌握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工程数学、冶金热工过程数学、耐火材料及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
b.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分别熟练掌握5.3.1条对应款项规定的内容。
5.4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5.4.1 工程师资格
5.4.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试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学、物理冶金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及其测试方法、金相及电子光学分析技术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基础、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耐火材料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电工学等。
b.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资料检索、试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程序及方法。
c.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d.熟悉所从事技术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4.1.2 规划设计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试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及测试方法、金相及电子光学分析技术、热处理车间设备及设计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基础、耐火材料学基础、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电工学、机械制图等。
b.了解现代金属材料发展方向、特点及所从事的专业分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c.同5.4.1.1c.d款要求。
d.同4.3.1.2c款要求。
5.4.1.3 生产技术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试验方法。
本专业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学、物理冶金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及检测技术、金相及电子光学分析技术基础、热处理工艺学、热处理车间设备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冶金学基础、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耐火材料学基础等。
b.熟悉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熟悉本单位冶金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
c.同5.4.1.1d款要求。
5.4.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还须根据所从事的具体专业工作分别掌握冶金学、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电工学、喷射冶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b.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分别掌握5.4.1条对应款项规定的内容。
c.掌握本专业分析测试技术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性能和应用,跟踪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
5.5 粉末冶金专业
5.5.1 工程师资格
5.5.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试验方法。
本专业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物理化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机械设计原理、粉末冶金原理、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冶金磨具设计、粉末冶金检测、分析仪器、环境工程、情报检索及工业自动化等。
b.熟悉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熟悉本专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c.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d.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5.1.2 规划设计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原理、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冶金车间设备和设计、机械设计原理、统计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与制品、环境工程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金属腐蚀与防护、炉温仪表及控制、工业自动化、数理统计等。
b.同5.5.1.1b.c.d款要求。
5.5.1.3 生产技术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为:金属学、物理化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机械设计原理、机械零件、粉末冶金原理、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冶金模具设计、粉末冶金检测、生产过程自动化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金属腐蚀与防护、X射线及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炉温仪器及控制、烧结炉、保护气氛制取与使用等知识。
b.同5.5.1.1b.c.d款要求。
5.5.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与金属粉末制取、压制成型和成品烧结工艺相关的知识,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烧结炉和还原炉热工及构造、热能转换及利用、动力设备等。
b.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或新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
c.熟悉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粉末冶金工作质量标准,熟悉金属粉末及其制品的质量管理内容和要求、
d.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与技术规定,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知识。
5.6 耐火材料专业
5.6.1 工程师资格
5.6.1.1 科学研究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冶金概论,硅酸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耐火材料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检测原理与测试方法、冶金过程一般原理、燃料与燃烧、工业炉热工过程及设备等。
相关专业知识为:晶体学及结晶缺陷、粉体工程等。
b.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某一分支领域的专业知识,较熟练地运用该专业分支领域的方法、技术从事科研工作。
c.了解现代科技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及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d.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e.掌握本专业工作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以及试验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6.1.2 规划设计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工艺知识。
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同5.6.1.1a款要求。
相关专业知识为:粉体工程、硅酸盐工厂设计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工业卫生及环境保护等。
b.了解现代科技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能结合工作加以运用。
c.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有关规定、标准和规章制度。
d.掌握本专业工作质量标准,了解有关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e.同5.3.1.2c款要求。
5.6.1.3 生产技术人员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同5.6.1.1a款要求。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为:硅酸盐工程导论、粉体工程等。
b.了解现代科技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所从事专业分支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能结合工作加以运用。
c.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熟悉本专业的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d.掌握本专业生产工作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了解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市场营销、工业卫生、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
5.6.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较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根据所从事的不同专业技术工作,还应分别掌握流变学、高分子化学、外加剂学、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工艺原理、事故分析与处理、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定额与预算、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等知识。
b.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熟练掌握5.6.1条相应款项规定的内容。
5.7 冶金分析测试专业
5.7.1 工程师资格
a.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冶金分析测试专业分为分析化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测试等专业分支。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计量学、计量管理、电子测量管理、计量仪器、传感器原理、自动测试系统、实验应力分析、振动力学、力学测量技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等。
冶金分析化学测试专业分支还要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数理统计等。
冶金力学性能测试专业分支还要掌握:金属物理、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断裂力学、数理统计、金属机械性能、金属学与热处理、冶金基础、金属压力加工基础等。
冶金物理测试专业分支还要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金相学、物理冶金学、合金钢概论、冶金显微分析技术、冶金物理性能技术、冶金学、金属压力加工基础等。
b.熟悉和正确运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
c.熟悉所从事分支专业主要测试仪器或试验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工作方法。
5.7.2 工程师资格
a.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分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还须根据所从事的具体专业工作分别掌握冶金概论、X射线及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b.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c.掌握本专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并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