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283699069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卫生系列 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3)

时间:2020-12-18 13:48:02

作者:

中级职称,职称,代办职称,工程师职称

(2) 作为主要完成人(前3)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级更高行业奖项二等奖2项以上。

(3) 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利税1000万元以上。

(4) 主持完成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社科基金重点 项目及重点工程项目。

1. 破格申报卫生系列副职称,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作为主要完成人(前3)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级更高行业奖项二等奖。

(2) 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更高行业奖项三等奖或 省级更高行业奖项更高奖2项以上。

(3) 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利税500万元以上。

(4) 主持完成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基金)及省级重点工程项目。

(十)专业考试条件

我省卫生系列职称实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所有申报 参评人员均须参加全省2020年度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考试成绩 达到规定标准方可参加评审,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1. 全省卫生系列职称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标准为60分,破 格标准为75分。

2. 开展自主评审的医院职称专业考试成绩标准由各单位 自主确定,不得低于全省卫生系列专业考试成绩标准。

3. 基层卫生职称专业考试成绩标准,按照《关于做好全省 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 14 —


(晋人社厅函〔20182090号),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 市卫生健康委划定。

4. 援外医疗队队员因疫情原因无法回国参加专业考试的, 2020年可免于参加专业考试。

四、申报程序

(一)严格申报推荐程序

1. 个人自主申报。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用人单位岗位限制,符 合条件即可申报。

2. 实行民主评议。用人单位成立由群众代表、同行专家、单位 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代表共同组成的评议组,对申报人员提交的 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 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等进行综合评议,单位根据评议 组意见,出具鉴定意见。

3. 逐级审核申报。由各主管部门或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审核后报送评委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按 属地原则进行申报。人事档案已由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代理 的,由用人单位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并出具鉴定意见,经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后,逐级报送评委会;未办理人事档案代理的,由用人单位履行审 核、公示、推荐等程序,并出具鉴定意见,经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门审核后,逐级报送评委会。

开展自主评审的医院自主制定申报推荐程序和办法。


(二)设立绿色通道

1. 从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以上的 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时,可比照本单位同等学历、同等资历人 员,直接申报相应职称。

2. 引进并签订5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申 报副职称时,对基层工作条件不作硬性要求。

3. 对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卫生人才,由用人单位按照职称评 审申报渠道,将其专业工作经历、学术技术成果印证材料报评委会 审核,直接评审认定相应职称。

4. 援外医疗队队员1年期及以上)在援外期间及回国1年半 内在职称晋升时享受一次优惠政策,可提前1年晋升职称。 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人员需提供可视同医学学术刊物公 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申报副主任医 (药、护、技)师人员需提供省级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 致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援外期间的工作业绩可作为职称晋 升的指标,援外时间视同到基层工作时间,援外期间可通过在受援 国医院和医学院校讲课等灵活方式参加继续教育,对国内继续教 育学分不作硬性要求。工作业绩、继续教育情况由援外医疗队出 具,经省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合作处复核认定。

2023年起,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须在一类医学学术期 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二类医学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 学术论文2篇;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须在二类医学学术期 16 —


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范围和倾斜政策,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聚焦一线贯彻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措施 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J10号)、人社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23号) 以及我省《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 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206号)规定执 行。

1. 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提前1年申报 评审高一级职称(任中级职称或副职称满4年,即2016年底 前任现职)。

2. 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免于一次专业考试。

3. 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专题报告,可享受一次替代论文。

4. 参加疫情防控经历可视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视同完成当 年继续教育学时学分。

5. 因表现突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的个人,可直接申报 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已聘副职称满3年(即2017年底前任 现职),可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能力、业绩和贡献直接认定正 职称;已聘中级职称满3年(即2017年底前任现职),可由相应评 审委员会根据其能力、业绩和贡献直接认定副职称。


6. 因表现突出获得市(厅)级党政机关表彰或记大功奖励的个 人,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可提前2年(任中级职称或副职称满 3年,即2017年底前任现职)。

五、论文、论著要求

1. 评审条件所要求的论文,均须是任现职期间独立完成或合 作完成排名,在国内CN)和国际ISSN)统一刊号公开出版 发行的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本人实际从事专业学科一致 的专业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医学学术期刊一般刊号为CNXX-XXXX/R0申报人员所 在单位及主管部门要登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询期刊 的合法性,并对申报时提供的学术论文在互联网的万方数据资源 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 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验证。申报者在上报评审材料时须 将学术刊物、著作与网上检索页一同附上,并加盖单位人事(职称) 印章。

出版在医学学术期刊电子版的医学学术论文按省级对 待。

2. 凡申报参评正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均须提交一 篇公开发表的或可视同答辩论文。从2021年起,提 交的一类、二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均可作为答辩论文。

被世界权威索引系统SCIEI)收录的专业学术论文,可按国 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对待EI收录的论文集除外)。国 18 —


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和可视同医学学术期刊,具体参照《 级医学学术期刊目录》和《可视同医学学术期刊目录》执行。 其中发表在可视同医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须按所划分专 业,经评委会相应专业组评审鉴定,评价结果达甲级者,方可按国 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对待。

3. 为杜绝申报人员为评职称而拼凑条件,突击发表无学术交 流价值的文章,在评审条件规定的篇数内,下列文章只准计算一 :(1)发表在同期同刊学术刊物上的文章。2)同一年度内发表 在各种学术刊物增刊上的文章。3)申报当年发表的无具体科研、 技术项目内容的非专业研究文章(晋升当年发表的与同一科研课 题无关的多篇学术论文),论文除外(不包括可视同 论文)。

4. 在评审条件规定的篇数内,下列文章不能计算,只可作为参 :(1)在买断的专业期刊和申购书号的各种专辑上发表的文章。 2)内容为综述或个案报道的文章(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的可提 交学科组讨论确定是否可以作为参评论文)。3)未附验证检索网 页的论文。4)作为通讯作者或并列作者(非排名个)的 文章。5)发表在科普期刊上的文章。6)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讲 座、讨论或科普文章。

5. 学术著作要求。评审条件中所指著作,均须是在任现职期 间,有全国统一书号ISBN),经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与本人从事专 业、学科一致的,有一定学术水平,适应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学


习、参考使用的专业学术著作(不含专业资料汇编)。字数按书中 注明的本人实际撰写字数计算。多人合撰著作,书中章节(字数) 未注明者,在总字数内采取按角色分享再平均计算的办法确定,即 层次人员(主编)占总字数的30%,第二层次人员(副主编)占 总字数的20%,其余人员(编委等)占总字数的50%

六、工作要求

一) 严格申报推荐程序。各单位要按照规定要求,认真组织 好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推荐工作,实行“三公示”制度,即: 评审条件程序公示、个人申报材料公示、单位鉴定意见公示。公示 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方可出具鉴定意见。

二) 严肃申报工作纪律。申报人员及推荐单位对所提交材料 的真实性负全责,实行“双承诺''制。申报人及所在单位要在评审 表中相应栏目内,对申报人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做出承诺,本着谁 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签字确认。申报人员提供虚假材料、剽窃 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的,一经查实,取消 当年评审资格,并计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 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未依法履行审核职 责的,对有关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 员责任。

三) 做好收审报送工作。《医学学术期刊目录》、《可视 同医学学术期刊目录》、《一类医学学术期刊目录》、材料收 审、专业考试、现场答辩安排、申报人员填写所需表格、申报材料填 20


报要求等具体事宜,请登录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 wjw. shanxi. gov. cn/ )下载和查询。

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和我省现行职称政策执行。



职称热点

Copyright © 2017-2027 Power by www.zhicheng365.cn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津ICP备19003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