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283699069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 运输工程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1)

时间:2020-12-18 10:52:47

作者:

中级职称,职称,代办职称,工程师职称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

运输工程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

 

    条为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能力及业绩贡献,让作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引导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合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点,特制定本评价条件标准。

    第二条本评价条件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从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范围包括: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设施、地质隧道、工程汽车运用与检测维修等;工作范围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审核、标准和定额及规范编制、科研与技术开发、施工、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试验检测、工程咨询、工程招投标、交通附属工程、养护、工程机械应用、车辆技术与改造、车辆检测等。

    第三条 本评价条件标准主要评价作出贡献的人才正常晋升、作出突出贡献人才破格晋升职称,包括正高、副高、中级3个层级,职称名称依次是:正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评价的职称在全省范围有效。

    本集团公司正工程师不评企业有效职称;工程师可评企业有效职称,须满足本评价条件标准第二十九条第(二)款2项,评价的职称在全省实行企业有效职称的企业有效。

    第四条 取得交通运输工程相关领域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相关规定可对应相应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职业资格分级设置的,其初级(二级)、中级(一级)、分别对应职称的初级、中级、,未分级设置的一般对应中级职称,另有规定的除外。获国际工程联盟(IEA)、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等国际组织认证的,根据取得的证书等级,参考其他业绩,确定相应层级职称。

    第五条本专业初级职称和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转正定级,由用人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认定,不再由评委会评审。

    第六条本集团公司符合《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的下列人才,可不受专业、学历、论文、台阶等限制,直接申报评价相应层级职称:

    (一)对全省做出重大贡献人才。

    (二)集团公司从国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三)集团公司身怀绝技的特殊人才。

第二章 品德条件标准

    第七条品德条件标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廉洁奉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任现职以来品德考核必须取得合格及以上等次并在单位公示。

    第八条评价方式。品德考核一般由单位党组织负责,以定性评价为主,尽量实现量化考核。主要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获得党员、党务工作者、道德模范等称号的,同等情况下优先推荐申报。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品德有问题:

    (一)在工作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言行的,或存在损害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行为的。

    (二)违反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

    (三)存在明显违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行为的。

    第十条对品德有问题者实行“零容忍”,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一)对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按“连续考核合格(称职)及其以上间断的”情形对待,即申报当年之前的3个考核年度必须为合格(称职)及以上。

    (二)对经查实的申报造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学术不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无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等行为,除“一票否决”、撤销职称外,根据或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章 正工程师能力、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能力条件标准

    第十一条专业能力。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

    第十二条技术能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工作业绩突出,受到省级以上奖励或表彰;或主持完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相关领域重大项目,能够解决疑难问题或关键性业务问题。

    (二)科研能力强,取得本专业重要研究成果或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以推动行业发展;或公开出版或发表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的专著、论文。

    (三)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

    (四)是全省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或培养、指导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突出业绩。

    (五)获得过发明专利。

    第十三条 基础学习能力与实践经历。大学本科以上毕业,任工程师满5年。

    第十四条胜任工作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必须在合格(称职)及以上,连续年度考核合格(称职)及以上间断的,申报当年之前的3个年度必须为连续考核合格(称职)及以上。任现职期间,有如下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纪检监察部门审查未结束和受处分在处分期内的。

    (二)上年度评委会评审未通过,申报当年未取得新业绩的。

    (三)申报当年达到规定退休年龄的。

    第十五条知识更新能力。任现职以来,完成《甘肃省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的每年学习任务。

    第十六条 学术水平能力。作为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全文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独立完成或作为完成人公开出版了本专业专著、译著1部,或独立(作为完成人)撰写部委认可的研究报告1篇以上。

    第十七条 对外交往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语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并能查阅外文书籍和资料。确实需要评价外语水平时,由评价机构或用人单位确定评价条件和评价方式。

    第十八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本专业领域设计、分析。确实需要评价计算机水平时,由评价机构或用人单位确定评价条件和评价方式。

第二节 正常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第十九条 达到下列(一)或(二)款条件标准之一:

    (一)达到下列条件标准1项:

    1.。获表彰1次,参考其他业绩;或获科技奖二等奖(第6名后定额人员)1次;或完成(前5名)列入的(含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1项,通过结题验收、成果登记和交工验收,参考其他业绩。

    2.全国性。获全国性表彰1次,并取得第(二)款1项业绩;或获部委科技奖励一等奖(第3、4、5名)1次,或二等奖(第2、3、4名)1次,或三等奖(第1、2名)1次;或作为项目负责人(包括项目总负责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驻地高监、驻地副高监、安全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下同)完成部委下达的项目2项,通过结题验收、成果登记和交工验收,并取得第(二)款1项业绩;或主持(前5名)制定了由部委颁布的行业标准1项。

    3.省级。获省级表彰1次,并取得第(二)款2项业绩;获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第3、4名)1次,或二等奖(第2、3名)1次;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省级重大项目2项,通过结题验收和成果登记,并取得第(二)款2项业绩;或主持(前2名)制定由省市场监管部门颁布的地方标准1项,并取得第(二)款2项业绩。

    4.其他。获部委科技奖励一等奖(第 6、7名)或省级科技奖一等奖(第 5、6名)1次并获部委、省级二、三等奖(定额内人员)任意1次;或获省级科技奖三等奖(第1名)1次,并取得第(二)款业绩 1 项。

    (二)达到下列条件标准3项:

    1.作为完成人,研发具有市场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并成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单个技术项目转让(技术转让合同以市以上科技管理部门登记为准)交易额累计到账50万元或3年内多个技术项目转让交易额累计到账100万元(也可视同主持完成一项省级课题)。

    2.作为完成人,撰写的应用对策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报告、调研报告或政策建议等智库研究成果,被部委办、省委省政府采纳;或获部委办、省委省政府领导书面肯定性批示的;或前述智库研究成果被市委市政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采纳2项。

    3.主持(前2名)完成未列入省计划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新品种等开发项目,通过省业务主管厅(局)级以上部门组织的鉴定或验收(以鉴定或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4.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咨询、工程技术改造、养护、维修完善工程等3项,通过省级以上审查、鉴定、验收(以审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5.作为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其中至少有1项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供成果转化相关证明)。

    6.取得1项以上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被部委列为成果推广项目,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7.独立或作为完成人,正式出版了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专著(译著)、列入部委计划的教材一部;合作完成的,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2万字(未注明作者撰写章节的专著、教材不作为个人成果)。

    8.独立或作为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并在省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主持完成有关部委认可的研究报告1篇,并发表省级论文2篇。

    9.本人研究的某项课题、项目、发明创造等,虽未列入计划、获奖,但确实解决了全省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经业内3名及以上同行在职在岗正专家签订诚信承诺实名推荐。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受聘为全国性学术刊物编委3年以上;或担任全国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5年以上。

    11.培养指导至少3名本学科专业人才(以单位安排培养计划为据),至少1名获市厅级以上表彰奖励1次。

    12.任现职前曾获全国性表彰或科技奖励的,参考其他业绩。

第三节破格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第二十条破格内容。主要是指:虽不具备规定学历、达不到任低一级职称年限(规定了专业总年限的包括专业总年限)、专业明显不对口等,但业绩贡献突出,是全省领先、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可单破、双破、多破。破格申报人员首先要符合本条件标准第十九条正常晋升业绩贡献项数,之后每破一项再增加第十九条业绩条件标准第(一)款1项或第(二)款2项,论文、著作、荣誉称号等不得累计计算。

第四章 工程师能力、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能力条件标准

    第二十一条专业能力。具有本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

    第二十二条 技术能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工作业绩较为突出,受到市厅级以上奖励或表彰,或主持、参与完成本专业相关领域重要项目,能够解决疑难问题或关键性业务问题。

    (二)科研能力较强,取得本专业相关研究成果推动行业发展,或公开出版或发表本专业相关的专著、论文。

    (三)参与完成省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

    (四)是本单位交通运输工程某一领域的学术、技术骨干,或培养、指导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工作。

    第二十三条 基础学习能力与实践经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以上毕业,任工程师(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下同)满5年以上。

    (二)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任工程师满5年以上。

    第二十四条 胜任工作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必须在合格(称职)及以上,其中,连续年度考核合格(称职)及以上间断的,申报当



职称热点

Copyright © 2017-2027 Power by www.zhicheng365.cn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津ICP备19003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