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283699069

工程技术系列(环境保护)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时间:2019-09-14 14:36:01

作者:

北京论文发表,北京中级职称,北京期刊发表,北京职称论文发表。北京职称

一、基本要求

 

  申报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业务能力要求

 

  根据本人所在部门和从事工作的不同,申报人需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1、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员应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有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和技术经济效益;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在研究、设计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员应有独立承担较复杂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三、学历和资历

 

申报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

 

  3、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4、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5、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取得助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4年;

 

  6、1982年底前取得中专学历,并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15年。

 

  7、中专毕业后,从事农业技术及农田水利、水利建筑施工、农村能源、水产、林业等工程技术工作满15年。

 

  四、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的要求

 

  按照突出业绩、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职称评价导向,从2017年1月1日起,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由用人单位结合专业技术岗位需要,自主确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聘任条件。

 

  五、专业知识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本年度北京市职称评价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定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凡申报环境保护专业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取得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环境检测专业基础与实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与实务》、《高分子化工与材料专业基础与实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纺织工程专业基础与实务》6个科目中任1个科目的合格成绩(合格成绩有效期3年)或2017(或2018)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科目的合格成绩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9年度考试网上报名时间:1月14日-1月24日 现场审核时间:1月22日-25日 考试时间:4月13日 )

 

论文要求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是专家对申报人员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之一。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应能体现对专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专家更准确、全面的了解申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申报人员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写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

 

  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

 

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

 

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

 

  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 3000 字左右,摘要字数在 400 至 500 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关于申报论文的样式及字体、字号要求,请参考页面下方“附件:申报论文范例”。)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四、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职称热点

Copyright © 2017-2027 Power by www.zhicheng365.cn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津ICP备19003095号